2023年4月23日刊| 总第3214期
青春励志奋斗剧《青春之城》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春之城》拍的是一群奋斗者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鹏城”,也就是现实中的深圳。深圳是一座科技之城、未来之城、创新之城,也是一座青春之城。剧中的“鹏城”,正如现实中的深圳一般,承载着大众的梦想。
《青春之城》拍的不是改革开放时期,而是宕开一笔,将镜头对准了新世纪第二个10年。前者是风口,只要抓住机会,财富自由不是问题;后者是关键,金融危机之后实体经济愈加不振,只有大坚毅、大智慧者才能劈波斩浪。
可以说,主创放弃了爽剧的玩法,选择了一条更加沉稳的现实主义的道路。这种用心,也被观众看在眼里。自4月12日开播以来,《青春之城》连续五天跻身酷云数据黄金时段电视剧直播关注度TOP1。
艺恩数据显示,《青春之城》的用户画像诚如其名,这部剧的年轻观众占比高达90%,其中18-24岁观众最多,占到了40%,25-29岁观众占比19%。
这是一部以群像破题的奋斗剧,故事在夏末(秦海璐 饰)、方远舰(林雨申)、蒋楠楠(热依扎 饰)等人之间兜兜转转,不沉下心来踏踏实实看上几集,很难窥得其中三昧;这是一部描摹了时代飞速向前发展之际,传统制造业向高新产业关键转型的励志剧;这更是一部不讲口号、不主题先行的接地气主旋律剧。
好一幅奋斗“浮世绘”
《青春之城》是一部讲人的作品。它拍出了一群奋斗者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人物戏往往难拍得很,须将那些琐碎乏味的日常片段,转换成节奏明快有力的戏剧冲突,一旦劲泄了就无趣了。于这点来说,《青春之城》成功了。
《青春之城》写了老中青三代奋斗者的故事。一代是改革开放之初奔赴“鹏城”的先行者,他们亲历了小渔村变身大都市,如今多已功成名就;一代是抓住科创机遇的弄潮儿,他们大多自海外留学归来,意图干出一番新事业;更年轻的一代,是初出茅庐不怕虎的牛犊,他们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路。
比起功成名就退隐江湖的师兄潘岩,夏末的运气要差得多,明明已经在“鹏城”闯出一片天,却总是左右为难,订单被取消,外债追不回;但比起那些破产清算的工厂老板,她的运气又好得多,起码还有一群踏实肯干的手下,不离不弃。
夏末的身上,有着最纯粹的情感涌动。她践行的是“不抛弃、不放弃”原则,只要自己饿不死,就不会舍弃那群同自己出生入死的老伙计,发不出工资,欠着的利息都要按本市最高利率给。但她又是极度理性的化身,郭磊为自己出头打伤人,面对恶劣的百万讹诈,她咬紧牙关不妥协,一心要走法律程序。
这个角色,是大众对中国企业家的最好想象。正是因为有了这群人,“鹏城”乃至中国才能从贫瘠、草莽迈向活力、繁荣。
聂锌(黄维德 饰)是夏末最得力的助手。他是她高薪挖来的科研人才,却最终被她特有的气质打动。作为研究者,他希望得到无限的资金支持;但作为她背后的男人,他不愿意永远受其保护。所以当夏末提出开发大规模储能技术时,他以长时间的沉默表明了反对意见。先过几天安稳日子,不瞎折腾不好吗?
在方远舰身上,展现出一种人性与神性的杂糅。如果说,造双足机器人,是身为人对于“女娲造人”的窥探;那么,变卖家产也不愿放弃初衷、甚至连商业融资都百般不甘,则是他身上神性的辉煌闪耀。用他的话说,“我是一个过了河的卒子,只会进不会退。”不,他绝不是莽撞的卒子,反倒是睿智的将军。如果他只会埋头向前,就不会早早财务自由,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愿与他同进退。
陆路(蒋雪鸣 饰)则是方远舰的另一种“可能”。方远舰没有穷过,陆路则没有富过。都是搞机器人,别人开豪车,自家却蜗居在厂房,任谁都不太甘心。陆路是更现实的方远舰,方远舰是更理想主义的陆路。如果两人的家庭互换,或许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当一个没有退路的人有了退路,犹豫是必然的。
还有蒋楠楠、崔江北(朱雨辰 饰)这一对。他们前期戏份不多,属于服务型角色。但缺了他们,就像齿轮缺了润滑,谁都玩不转。方远舰找帮手需要他们,夏末要澄清抹黑需要他们,就连理工男找对象这事,也要他们开联谊会。
其他的角色也各有特色,味道十足。孟梦(黄米依 饰)和卓烨(孙阳 饰)是为整顿职场而来,魏知远(杨新鸣 饰)谦卑的背后,是年龄带来的无助和乏力,张枫(韩立 饰)喝酒喝到吐的场景,不知是多少青年奋斗者的缩影…透过这些或白描或侧写的角色,《青春之城》的戏剧真实与现实真实就熨帖了。
写透人情知冷暖辛酸
没有几个人想在一部影视剧中看到繁琐的公式和计算过程,也没几个人会在影视剧中学习专业理论和获取指导,更不会有几个人通过虚构的故事去研究行业最新的技术变革和未来畅想。即使是一部创业剧,共情也比科普来得重要。
青春奋斗剧最能够传递给观众的是奋进精神和坚定意志,前者是“流水争先”的勇气,后者是“滔滔不绝”的能力。《青春之城》于这一点完成度很高。
前10集中,让人难忘的情节很多。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夏末求助无门时的两难困境。两难困境,最能反映人的复杂性。好的创作者,会于此境况之中写出人的摇摆不定和犹豫不决。纵然夏末身经百战,但在“断尾求生”和“勉力保全”之间仍然下不了决心。即使身边所有人都在劝她,公司撑不住了,放弃老员工是最理想的选择。即使她自己也知道,商业是最不能感情用事的。
但她还是感情用事了。她去了工厂,一次又一次。那一刻,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她一定有过忍痛下狠手的念头。可这种念头,在看到李工长,看到埋头苦干的工人时,打消了。在看到她的那一刻,李工长想必做好了接受坏消息的准备,但夏末什么都没说。没钱,就先发基本生活费;效益差,就先把生产线减一减。她不同意投资人提出的要求,绝不放弃同生共死二十年的老员工。
想必有很多观众,看到此处时会忍不住泪流满面。疫情三年,破产企业不计其数,但能像夏末这样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的公司领导,实在是太少了。
陆路和宫妙这对可怜鸳鸯,我也忍不住提一嘴。虽然与陆路同为男性,但我理解宫妙的选择。她为陆路出的是一道单选题,选我还是选机器人?看剧的时候,很多弹幕不理解:为什么非逼他做选择呢?但很多时候,现实就是这么苦痛。作为旁观者,只看到了宫妙“无理取闹”,却不曾想到,她已经忍了多年。
看到20集,陆路仍然没有迎来成功。甚至,他自己都开始寻找起变现之路。弹幕的很多人开始理解了宫妙,坚持做双足机器人,真的值得吗?没有人知道。诞生一个天才创意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找准正确的路并走下去。谷歌、微软、以及亚马逊,都不是最早产生创意的公司,但最终只有他们走向了成功。
这里我要夸一句编剧。他写的不是爽文。虽然陆路不是男主角,但作为主角的合伙人,故事发展到多半,不说功成名就,也该财富自由了。但弹幕最初预想的“宫妙哭着回头”的打脸事件没有出现,反倒是陆路看到宫妙有了新欢,大发雷霆。然而,这本就是真实的现实生活,不是谁的声音大谁就能赢。
还有崔江北和银行领导的对话,也让人印象深刻。崔江北说,政府已经给了政策支持,银行不应该大力相助吗?银行说,尽力了,但没办法。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抵押,已经突破了现有的金融资产规则。这番谈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说服不了谁。作为看客,只能干着急,判断不了对错。
像这般有嚼头的情节,剧中不在少数。主创真的用心了,演员真的演活了,观众也真的看到了眼里。剧中“鹏城”原型深圳的本地报刊《深圳特区报》,就特意采写了正在这座“年轻之城”奋斗的深圳人的观剧感受。有人表示,在剧中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也有人表示,这部剧拍的正是自己的真实生活;还有的观众在夏末和方远舰身上,看到了深圳(“鹏城”)人的坚韧和顽强。
还有哪些深度思考
最终,还有一些由《青春之城》激起的深度思考想要聊一聊。
第一,为什么制造业一定要转型?因为制造业出现了危机。
金融危机后,国际制成品市场总体表现萧条,价格水平相对低迷。三农学者温铁军在《居危思危》中写道,2009-2013年间,中国制造业的进口价格上涨64%,出口价格仅上涨了19%。基于此,基础制造业实体经济利润空间摊薄到寥寥无几。于是我们看到,昔日以基础制造业发家的“鹏城”,开始出现了市场危机。
昔日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代加工工厂,但这个身份不可能永远保持。早年的“四小龙”能腾飞,就是抓住了成为代工厂的机遇。尔后,这个机遇来到内地,来到了“鹏城”(深圳)。经济一旦起势,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就必然要上涨。你瞧,卓父(巩汉林 饰)看到方远舰的骑士联盟颇有声色,都要涨一波房租。
第二,为什么一定要发展高新技术?因为高新技术没有人肯卖给你。
很多时候,买东西不是要看自己有多少钱,而是对方卖什么货。人家明明有最新型号的产品,偏偏要卖给你上一代型号。别人卡脖子的滋味,我们国家尝过很多次,不好受。夏末和方远舰也一尝再尝,所以他们下定决心,哪怕变卖家产,也要突破外国人设定的技术壁垒。人有我有还不够,必须要人无我有。
第三,为什么初创公司每每“九死一生”?因为有扯后腿的,还有坚持不住的。连方远舰这般雄才大略的人物,也会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卖车、卖房子换钱,更何况是我等普通人?记得剧中有个情节,投资人要买方远舰的专利产权,出资四千万。方连犹豫都没犹豫,直接拒绝了。换成陆路,会如此干脆吗?
《西游记》里,猪八戒动不动散伙分行李。搭伙合作的团队里,必然少不了猪八戒这样的角色。四千万的巨款摆在面前,“猪八戒”会不会变成大多数?
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很容易被热血冲昏了头脑,也很容易被现实压弯脊梁。现实与梦想之间,有时候只隔着一层纱,但也有时候,隔着的是一道天堑。夏末与方远舰的故事,或许能为正在奋斗的青年人提供某些抚慰与建议。
船至中程,戏正酣畅。如今,《青春之城》播出20集,我们接着看戏。
【文/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