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康熙第十四子胤禵,是雍正的同母弟弟,但其实雍正的生母乌雅氏,一共为康熙生了三子三女。也就是说,除了胤禵之外,雍正还有两个同母弟弟和三个同母妹妹。今天要说的主人公,就和雍正其中一个妹妹有关系。
这个妹妹就是固伦温宪公主,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原本小公主应该排第九,但由于前面有四位公主夭折,所以她便成为五公主。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讲一下她的生母乌雅氏。
乌雅氏是满洲正黄旗人,最初以宫女子身份进宫,成为康熙皇帝的奉茶宫女。凭借其温婉的性格,加上年轻貌美,所以很快得到康熙宠幸。入宫仅三年,乌雅氏就生下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
【资料图】
只不过乌雅氏出身低,当时位分也不高,所以没资格抚养皇子,胤禛便交由佟贵妃抚养。康熙念在乌雅氏诞下皇子的功劳,给了她德嫔的封号。之后德嫔又生下皇六子和皇七女,可惜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尽管如此不幸,但康熙仍然记着她的功劳,没多久便封她为德妃。
康熙二十二年,德妃生下温宪公主,由于已经贵为德妃,便有了抚养公主的资格。不过考虑之后,德妃仍然将公主交给仁宪皇太后抚养。这样做是因为,温宪公主自幼多病,康熙和仁宪皇太后都很紧张,德妃认为将女儿交给太后抚养,必定能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得到更好的抚养条件。
事实也的确如此,有了皇太后的疼爱,温宪公主不仅病痛减少,越来越健康,就连待遇都比其他公主好得多。据《康熙朝满文朱批》记载,在对公主的供应中,四公主和六公主得到四斤猪肉,其他公主得到的更少。而五公主温宪公主,不仅得到五斤猪肉,还多加“鹅半只、鸡一只”,可见得到太后抚养的优势。
温宪公主在太后的宠爱下渐渐长大,终于到了适婚年龄。按照清朝的规矩,凡是到了适婚年龄的公主,就要远嫁蒙古贵族,这样做是为了维护“满蒙一家亲”的祖制。
但是到了温宪公主这里,仁宪皇太后就舍不得了,劝说康熙放弃将其嫁去蒙古。最后康熙将温宪公主许配给满人,此人就是舜安颜。舜安颜出身满洲八旗贵族,其祖父就是一等公佟国维,叔叔是隆科多,姑姑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一族在康熙朝贵盛无比,被人称为“佟半朝”。
在康熙出嫁的八个公主中,有六个远嫁蒙古,还有一个悫靖公主嫁给了一等男孙承运,但是其家族根基,远不能和佟家相比。温宪公主成亲后,被封为和硕温宪公主,其公主府就在京城,这样方便她随时进宫陪伴祖母和父母。
然而不幸的是,两年后,温宪公主随皇太后前往热河行宫避暑,结果在半路上中暑病逝,年仅20岁。公主病逝后,康熙伤心得饭都吃不下去,随即派人送公主柩回京,后来“命诸皇子及文武诸臣、送和硕温宪公主柩起行。”
雍正即位后,追封妹妹为固伦温宪公主,那么他是如何对待妹夫舜安颜的呢?按理来说,舜安颜身为雍正的亲妹夫,肯定一早就支持雍正,后者即位后,自然是重用他才对。不过这件事猜对了结果,过程却不对,因为舜安颜当初并非支持雍正。
当康熙废掉太子胤礽,诸位皇子就纷纷采取各种办法夺嫡,也自然而然分为几个派别。原本八阿哥胤禩呼声最高,因为他不仅文武双全,深受康熙喜爱,而且与群臣关系都很好,在民间也颇有贤名。
舜安颜的祖父佟国维,就十分看好胤禩,并决定站在他这边。不过佟国维的儿子隆科多,却选择支持四阿哥胤禛。此时的胤禛显得十分低调,表面上看毫无胜算,文不如老三胤祉,武不如同母弟胤禵,所以没什么人敢支持他。
看到大家纷纷站队,都想为了自己的前途赌一把,舜安颜自然也不会放过机会。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既没站队人气高的胤禩,也没选择大舅子胤禛,反而支持大阿哥胤禔。
他之所以如此选择,并非一时糊涂,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舜安颜的考虑是,胤禔身为皇长子,在嫡子胤礽被废的情况下,是具有很大优势的。毕竟康熙在立胤礽的时候,还是受到了汉族“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所以胤禔的机会是最大的。另外,胤禔还深受康熙器重,每当出巡的时候,保卫工作都是交由胤禔负责。胤礽被废后,康熙还让其监视胤礽,当时从塞外到京城,全部都归胤禔看守。
如此来看,胤禔确实很有希望,舜安颜这样考虑也算合理。只是他没有想到,在关键时刻,胤禔竟然会向康熙进言,要求处死胤礽。接着老三胤祉又告发他用魇术谋害胤礽,最终康熙斥责胤禔是“乱臣贼子”,将他夺爵,并幽禁起来。
就这样,胤禔在夺嫡中彻底败下阵来,舜安颜终究是押错了宝。原本舜安颜受到牵连,但康熙念在温宪公主的面子上,才宽恕了他。
雍正即位后,开始打击当初与他抢皇位的兄弟及其党羽,不过奇怪的是,他却授舜安颜“领侍卫内大臣”一职。舜安颜是支持大阿哥胤禔的,为何雍正还要重用他呢?
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雍正看在妹妹温宪公主的面子上;其二,胤禔是最早出局的人,当年支持他的人,后来要不是被处置,要不就是转向支持他人。事到如今,这些人早已知道收敛,更不敢兴风作浪。所以雍正重用舜安颜,既是给他一个机会,也可以展示雍正顾念亲情。
虽然雍正没有追究舜安颜,还打算重用他,但对舜安颜本人来说,却承受着很大压力,毕竟自己当初没有支持大舅子。因此舜安颜整日惶惶不安,很快就病逝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康熙朝满文朱批》《清圣祖实录》)